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科学研究 正文

科学研究

数据资产|精选文献|数据资产泡沫:理论框架与政策权衡等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数据要素市场的深化改革,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与技术之后的关键生产要素。在这一背景下,围绕数据资产的确权、估值、流通与监管问题,学术界与政策界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数据不仅是企业创新与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也逐渐演化为国家治理和公共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激发数据潜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防范数据资产虚高与市场风险,成为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

undefined

 

(一)《数据资产泡沫:理论框架与政策权衡》导读

作者:李金璞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孙浩宁(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汤珂,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院;董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简介:在数据要素市场快速发展、数据资产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由企业策略性虚构行为引致的“数据资产泡沫”已成为新的宏观风险源。本文基于数据价值链特征构建了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引入面临融资约束的异质性数据要素型企业,揭示数据资产价格系统性高估的理论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资产的质押融资与策略性虚增是泡沫形成的核心机制。数据泡沫能够为数据要素生产部门投资收益更高的企业提供额外流动性以缓解其融资约束,缓解金融摩擦带来的资源错配,带来产出和消费的扩张;而过大的数据资产泡沫规模可能带来数据质押市场崩溃的潜在风险。当政策部门同时关注消费者福利与数据质押市场风险时,将面临“促生产”与“防风险”之间的政策权衡,存在最优的监管强度。随着数据质押市场走向成熟,最优监管强度可适度调整。对此,本文建议健全数据资产质量和价值评估体系,完善数据资产金融服务的风险管控机制,加强跨部门数据资产治理协同,优化数据资产相关信息披露。

引用:李金璞,孙浩宁,汤珂&董丰.(2025).数据资产泡沫:理论框架与政策权衡.管理世界,41(09),1-44.

(二)《企业数据要素投资的同群效应研究》导读

作者:杨利雄,兰州大学管理学院;赵雅博,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李庆男,台湾中山大学经济研究所

简介:基于数据要素价值创造视角,20122022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数据要素投资同群效应的存在性、形成机理和异质性。研究发现,企业数据要素投资存在同群效应,基于学习的模仿和基于竞争的模仿是形成企业数据要素投资同群效应的重要动因。异质性研究发现,政府数据要素投资战略导向、技术要素与数据要素的价值协同作用等都能强化企业数据要素投资同群效应,且这一同群效应在非东部地区和非国企中更为明显。拓展分析发现,企业数据要素投资的同群效应有利于促进焦点企业核心技术创新、提升焦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引用:杨利雄,赵博雅&李庆男.企业数据要素投资的同群效应研究.管理学报,1-11.

(三)《数据要素赋能城市绿色创新的机制与效应研究——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证据》导读

作者杜运伟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李思雨,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

简介:推动数据要素与绿色创新的深度融合及良性互动,有利于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助推绿色经济高效发展。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数据要素对城市绿色创新的驱动作用,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解析溢出效应的地理边界特征。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对城市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经过多种方法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据要素通过优化要素配置效率、提高创业活跃度、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赋能城市绿色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大城市,市场化程度高的城市以及数据开放程度高、数据法治化建设完善、数据安全保障强的地区,数据要素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空间溢出效应检验表明,本地数据要素的发展能够提升邻近地区的绿色创新水平,城市间距离在500700公里为空间溢出效应的显著有效区域。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数据要素赋能城市绿色创新的内在逻辑,为推动城市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提供借鉴。

引用杜运伟&李思雨.数据要素赋能城市绿色创新的机制与效应研究——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证据.审计与经济研究,1-12.

(四)Firm value and the role of CSR: evidence from the market reaction to data breach announcements》导读

中译:《公司价值和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来自对数据违约公告的市场反应的证据》(翻译来源:知网翻译助手)

作者:Trevor William Chamberlain加拿大汉密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德格罗特商学院Abdul-Rahman Khokhar加拿大圣玛丽大学索贝商学院财务、信息系统和管理科学系Wei-Ju Liao加拿大汉密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德格罗特商学院

简介:目的—本文调查了企业社会责任(CSR)活动在缓解市场对公司数据泄露的负面看法方面所起的“保险性质”的作用。设计/方法/方法—使用美国数据泄露的样本和两个主要的企业社会责任评级来源,作者利用事件研究框架和回归分析来检验被违反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如何影响市场对其数据泄露公告的评估。研究结果—作者发现,使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分数衡量数据泄露前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较高的公司,与数据泄露前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较低的公司相比,股票市场对数据泄露公告的负面反应明显较少。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可以确保企业免受信息安全事件等意外不良事件的影响。市场出于估值目的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进行评估的程度的差异,应该引起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实际意义—这些发现将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并为如何利用公司的非财务业绩对公司进行估值提供指导。原创性/价值—这项研究通过使用数据泄露来检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在面对逆境时是否有回报,从而增加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文献。

引用Chamberlain Trevor William,Khokhar Abdul Rahman & Liao Wei Ju.(2025).Firm value and the role of CSR: evidence from the market reaction to data breach announcem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rial Finance,21(3),958-987.

关闭窗口

    中国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广州大学城 510006 (南校区)

    电话: (020) 39328957 | 传真: (020) 39328957

    Copyright?201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会计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